标准化设计方案保障公租房品质

发布日期:2012-03-06 浏览次数:2737

      大规模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如何在大量快速的公租房建设中,达到质量、安全和环保的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始发环节,也是重中之重。

      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和住房保障司组织国内优秀设计单位和技术力量共同攻关研究的《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经截止。这个经过全国26家优秀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攻关、历经专家组多轮审查、修改和优选形成的《方案》,针对当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设计环节亟待解决的课题,有望大力提升整体居住质量和建设水平。

      据了解,经过对社会和专业两方面意见的收集、汇总之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于之后将终稿在全国发布。

      “现阶段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由于技术保障方面的经验欠缺等原因,当前所采用的设计方式及其建造方式效率低、工期长、质量差、不能满足当前建设的需要,而且会给居住功能质量保障、成本控制以及今后的运营维护等环节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如何既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任务,同时又能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功能与质量成为当前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执行总建筑师刘东卫说。

      他表示,国外经验表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质量必须有设计为龙头的技术保障。只有有组织地实施住宅标准化设计,然后通过采用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建造方式,才能在保证公共租赁住房功能和质量的同时,满足“速度、质量、环保、宜居”基本要求。《方案》所采用的有组织地实施住宅标准化设计,将为解决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整体解决思路。

      作为《方案》的技术核心牵头人,刘东卫多年来潜心研究国外和香港等的公共住宅的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经验和先进技术,致力于在探索我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他从技术保障角度向《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阐述了《方案》的特点,并对当前公租房的设计要点做出了解析。

      实施标准化设计方式:整体满足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未来我国要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公租房建设市场需求巨大。

      但是当前,各地政府对于公共租赁住房设计与建造并没有可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认识,且设计水平很难保证,在公租房建设面临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既要保证建造时间又要考虑质量和品质,有组织实施标准化设计的方式及其采用建造工业化思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设计不合理,短时间内盖起来的大量公共租赁住房既难满足当前多样性的居住需求,设计上更没有思考后期的长期维护,必将给后期使用和维护带来巨大问题。国外建设经验表明,公共住宅设计与市场化住宅的设计方式完全不同,是通过采用住房标准化设计方式,既容易实施又可保证最终的品质。国内很多保障房项目设计人员长期以来大多进行的是商品房的设计,而对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缺乏研究,导致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所引起的各种问题非常突出,有组织实施标准化设计的方式是《方案》核心解决思路。”刘东卫说。

      据介绍,有组织实施标准化设计的方式的《方案》的主要功能有五点:一是解决住房保障的政策性方面的问题;二是解决居住功能质量方面的问题;三是解决住房建造方式方面的问题;四是解决远期可持续居住方面的可改造可维护等问题;五是解决大量设计水平偏低的问题。

    《方案》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楼栋设计和套型设计都方正规整。据了解,现有在建的设计,建筑体型复杂,凹凸很多。多开的凹槽将带来墙体的增加,建筑物成本会上升,影响了建筑物的保温性能,节能环保措施考虑欠缺。

      全面实现面积集约、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空间灵活的高品质居住需求

      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做文章,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和建设绝不能因陋就简,公共租赁住房因其自身情况,必须进行集约化设计,才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空间的高品质要求。”刘东卫强调。《方案》编制团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经过数度审查核准,结合国外保障房建设的经验,实现了精细化和集约化设计,“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面积与空间都能尺度得当”。

    《方案》提出了面向公共租赁住房居住群体的高品质居住功能空间的综合解决方案,室内空间已实现多功能、省空间、收纳强。立足在有限的面积内实现基本功能和良好的品质,面积要集约、功能要齐全、设施要完备、空间要灵活。

      例如,刘东卫认为,家庭的收纳空间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方案》本着收纳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原则,在主卧室设计有大型收纳柜位置且可兼具空间隔断作用。各个边角都按照一般家庭储物所需空间预留。门厅也设计有收纳空间,并预留了生活必备的换鞋功能区。

      在预留换鞋功能的门厅,以及实现干湿分离卫生间的问题上,众多专业人士曾经在讨论中有很大分歧。但刘东卫认为:“这是个认识问题,要让居住者感觉到,公租房绝不是因陋就简的代名词,而在进行面积与空间充分优化的前提下,这些具备良好使用功能的空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刘东卫说。

      刘东卫特别介绍,在这套《方案》中,每一户里面的隔墙都是轻质墙,因为考虑到实际情况,租赁型住宅,住户会经常有所变化。从国外经验看,有些群体可能需要长期居住,那么空间就可以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而进行转变,实现可改造的构想。

    《方案》设计团队在综合套型里,还按照人口数量特别进行了区别设计,基本满足了保障房“可改造,可升级”的要求。在目前不需安装电梯的六层建筑,甚至预留好电梯间位置,满足建筑物将来升级设立电梯的位置。“这也是我们看到,在近期国家倡导既有建筑改造中,一些老旧住宅由于原有设计落后,导致升级困难的现状而补充设计的”。

      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建造、产业化的实施的住宅生产建设的转型

      刘东卫表示,编制《方案》的一个目的就是推广通过实施标准化设计方式,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建造、产业化的实施的住宅生产建设,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方案》设计落实了楼栋标准化、套型标准化和厨卫标准化。例如,厨卫作为一套住宅的核心空间,既是住宅质量和宜居度以及后期维护的关键部分,而且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进度。

      指着图纸中的厨卫,刘东卫表示,《方案》中的厨卫等功能空间都采用了部品模块化设计方式,有利于产业化方式应用,且为接入整体厨卫带来可能。“整体厨卫的好处是明显的,既避免了施工工期长、不易维护且容易漏水的问题,还可以使得部品部件生产商实现批量生产,拼装作业的快速廉价和便捷,非常适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施的品质保证。”

   “《方案》凝聚了优秀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骨干的集体智慧,可实施性强。总体来看,这七套方案既可以满足公共租赁住房不同使用者的良好居住需求,也能够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提供设计时易于保障最终品质的重要参考。”刘东卫说。

      关于《方案》的“落地”,刘东卫认为关键还在于得到各地相关部门的理解,应从根本上去思考“如何在大量快速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中达到质量、安全和环保的要求的设计课题,如何通过设计技术来保障公共租赁住房的质量和品质的课题”,去调整或转变当前公共租赁住房的设计及其建设思路。

      刘东卫表示,从国外公共住房设计与建造经验来看,推广公共住房的标准化设计工作是最为基本的技术保障之一。据刘东卫介绍,国外住宅产业化都是在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的阶段,由政府主导继而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前提必须是由政府推出标准化设计图集,发挥其对整个产业的带动作用。

      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形容目前中国住宅产业所面临的机遇绝不夸大。纵观各国房地产发展史,几乎全部都是在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的阶段,实现了产业的重大革新和升级。而这次《方案》的编制出炉,被刘东卫看成是一次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大好良机。

    “随着这套图集的推广和改良,其重要价值将逐渐显现。我们期待着《方案》尽快实施,要补充说明的是住宅产业化是建设可持续居住的高品质公共租赁住房的最佳途径,《方案》通过设计标准化和住宅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在提高建设品质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刘东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