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提质 以质催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跑出安徽建科“加速度”

发布日期:2024-11-05 浏览次数:1207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安徽建科以制度建设促发展,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科技、科研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多措并举谋新路,蓄势赋能开新篇。

一、以规范管理促进工作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安徽建科按照重管理、强内控、防风险、促规范的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内部管理规范提质增效行动。构建“大经营”格局,将15家区域分院纳入院经营部统一管理,院领导赴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座谈、定期调度,积极融入集团产业链,主动加强与集团省内除合肥外15个地市链长单位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明确管理层级,将各专业分院作为院二级单位管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专业化整合交通分院、市政二分院,撤销6个总承包分院,实现党建、人事、财务、业务等纳入相关专业分院统一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实行领导班子周例会制度,出台《关于规范请示报告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强化纪律规矩意识规范有关请示报告事项的通知》,严明工作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二、以党建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建科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奋力拼搏进取,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安徽建科还将党纪学习教育与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决策部署、院重点工作等结合起来,不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发展实效”,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定保障。按照应设尽设原则,对所属党组织进行优化重设。积极开展支部联建共建活动,与安徽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党支部围绕支部共建、政企合作、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等进行座谈交流。

三、以科技赋能建筑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安徽建科围绕落实“双碳”目标,通过科技引领,推进企业深化绿色转型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安徽建科参与绿色建筑咨询服务项目超900多项,三星级绿色建筑咨询覆盖了省内90%以上;承接超低能耗与近零能耗建筑咨询服务(含科研类建筑、住宅、办公等)40余项;承接合肥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国家级)建设技术服务,服务项目平均节能率18.47%,年总节能量3846.50万kWh,年减少CO²排放量2.77万吨。科研成果方面,安徽建科参编了多项技术文件和地方标准,承担了十余项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施企协二等奖1项,安徽省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合肥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

四、以科研创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安徽建科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转型发展,围绕国家、安徽省建筑业转型发展要求和城市更新发展多元需求,聚焦科研创新,助力形成科研与行业深度融合发展。

近年来,安徽建科重点实验室累计购置仪器设备173台(套),拥有安徽省内唯一的3mx3m三向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解决省内无法开展振动台试验的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省内建筑抗震和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完成科研课题试验25项,承担科研项目共计75项,经费合计1004.59万元,基于研究方向,申请发明专利54件,授权发明专利30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0件,编制规范标准55部。实验室研发的多项科研成果在工程项目上得到应用,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在伟星蜀山、龙湖滨湖、远大滨湖、招商包河等项目应用,其中在安徽建科建筑检测大厦设计建造上应用荣获安徽省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下一步,安徽建科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前沿技术、深化智能化、数字化研究,培育更多创新成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赋能产业升级,为安徽建工集团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